涉地涉房法定优先权有哪些?

2023年03月2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涉地涉房法定优先权有哪些?

 

一、优先权有哪些

1、土地抵押权。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51条规定:“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应当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缴纳相当干应缴纳的十地使用权出计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因此,以划拨地使用权抵押的,抵押权的受偿顺序只能屈居于地使用权出让金之后。

 

2、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我国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谕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问题的批复》也明确规定,工程承包,人被发包,人拖欠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干抵押权及其他债权受偿。

 

3、税收优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5条明确规定:"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纳税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根据这一规定,如果企业在提供抵押之前就已拖欠税款,税务机关有权先于抵押权人处置抵押物并就处置价款优先受偿,即使抵押权人已处置抵押物或以折价行使受偿,税务机关也有权在抵押物价值范围内向抵押权人追偿欠税企业应缴的税款。

 

4、职工安置费优先权。《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破产时,其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安置职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破产财产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破产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也应首先用安置职工。

 

5、}房屋购买人的排除执行权。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地使用权被抵押的不得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金钱债权执行中,买受人对登记在被执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名下的商品房提出异议,符合下列情形且其权利能够排除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 在人民法院杳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

(二) 所购商品房系用于居住目买受人名下无其他用于居住的房屋;

(三)已支付的价款超过合同约定总价款的百分之五十。

因此,地抵押后又在该土地上建成房屋并销售的,房屋购买人享有对土地抵押权的排除执行权。

二、对法定优先权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1、借款前加强调查。明确要求借款企业提供完税凭证及相应的建设工程款支付证明,必要时可直接向税务机关调查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要求企业先行完税。

2、谨慎估价,确认抵押资产净值。由于上述优先权存在的基础都是某种债权的存在,即债务人对优先权人负有债务,因此,在估算和确定抵押物价值时,要剔除债务人对相关的优先权人负有的债务数额。

 

3、关注房地产项目销售情况,尤其重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借款人没有将房屋销售款项用于偿还借款的,债权人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下一篇:股权让与担保中出让股东法律地位的认定规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