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23年08月0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一、一般标准

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凭据支付。

误工费

有固定收入的,按误工产生的固定收入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按三倍计算;

无固定收入的,不能举证证明有固定收入来源,亦不能证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误工费按照80元/天的标准计算。

误工期限=住院期间+出院后医疗机构出具假条天数,不超过定残前一日。

住院伙食补助费

受害人住院期间按照60元/天的标准计算,今后根据全市实际情况调整。

护理费

原则上按照120元/天/人的标准计算住院期间的护理费,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交通费

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一般在300元至1000元之间酌定。

住宿费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由人民法院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在300元至1000元以内酌定。

必要的营养费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人民法院在300元至2000元以内酌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

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在2000元酌定。

 

二、造成受害人残疾的除第一条外

伤残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但在城镇居住或工作满一年以上)伤残赔偿金=重庆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09 x(20年-X)x伤残赔偿系数;

受害人为农村居民伤残赔偿金=重庆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Ax{20年-(实际年龄-x)}x伤残赔偿系数;重庆统一城镇标准

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重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城镇居民=重庆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30574x(X÷抚养人数x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重庆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Ax(X÷抚养人数x伤残赔偿系数;重庆统一城镇标准

必要的护理费

护理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护理期限可参考鉴定意见书,最长不超过20年。

完全护理依赖的,护理费120元/天,系数按照100%计算。

大部分护理依赖的,护理费120元/天,系数按照80%计算。

部分护理依赖的,护理费120元/天,系数按照50%计算。

后续护理依赖,护理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残疾辅助器具费

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的费用计算。

后续治疗费

凭据金额之和,或鉴定意见确定的必要的后续治疗费。

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级伤残4-5万,二级伤残3.5-4万,三级伤残3-3.5万,四级伤残2-2.5万,五级伤残1.5-2万,六级伤残1-1.5万,七级伤残0.8-1万,八级伤残6000-8000元,九级伤残4000-6000元,十级伤残2000-4000元。

 

三、受害人死亡的((除第一条外)

死亡赔偿金

按照重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09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重庆统一为城镇标准)

丧葬费

55712重庆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11424元人社局数据÷12x6个月。

精神损害抚慰金

4-5万之间

被扶养人生活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重庆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城镇居民=重庆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9850x(X÷抚养人数x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重庆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Ax(X÷抚养人数x伤残赔偿系数;重庆统一城镇标准

其他合理费用交通、住宿

由人民法院在1000元以内酌定。

注意:以上赔偿标准只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具体赔偿项目金额应以人民法院实际认定为准。

伤残等级与伤残赔偿系数:伤残等级从一级至十级依此对应伤残赔偿系数100%至10% 。     


上一篇:债务人死亡,欠款“黄了”吗?记住三个法律要点!

下一篇:“以案释法”·招聘广告关于“可办社保”的承诺可被认定为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

展开